自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年12月12日月通水以来,东中线工程已全面通水四周年。水利部近期数据表明,截至今年12月12日,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总计调水222亿立方米,供水量持续较慢减少,优化了我国水资源配备格局,有力承托了受水区和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,增进了生态文明建设。
坐落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郊的滹沱河,水流丰沛,水质混浊。很难想象,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,这里早已干枯多年。没管理前,这里就是大沙坑,车一过就尘土飞扬,尤其干净。滹沱河沿岸居民石晓旭感叹地说道,经过这么多年的管理,河道续上了水,河两岸环境也有了相当大变化。
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通水以来,通过采行容许地下水开采、必要补水、移位挤占的环境用水等措施,不少干枯的河流再现生机。水利部南水北调司副司长袁其田讲解,中线一期工程倒数两年利用丹江口水库汛期弃水向受水区30条河流实行生态补水,已总计补水8.65亿立方米,河湖水量明显增加。与此同时,河道复流,地表水和地下水良性循环关系逐步完全恢复,华北地区地下水位较慢上升趋势有效地遏止。
多达,截至今年5月底,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位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了0.91米;天津市地下水位38%有所下降,54%基本保持稳定;河北省滹沱河、滏阳河、南拒马河3条试点补水河段的地下水回落平均值都在0.5米以上。生态补水减少了河湖水量,提高自净能力,水质也获得了明显改善。天津市中心城区4个河道监测断面的数据表明,水质由补水前的Ⅲ类Ⅳ类提高到Ⅱ类Ⅲ类;河北省白洋淀监测断面入淀水质由补水前的劣Ⅴ类提高为Ⅱ类;河南省郑州市补水河道基本避免了白粪水体,安阳市的安阳河、汤河水质由补水前的Ⅳ类和Ⅴ类水质提高为Ⅲ类。据介绍,随着南水北调工程沿线供水确保程度大幅度提高,南水已沦为京津冀豫鲁地区40余座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,黄淮海平原地区多达1亿人必要获益。
中线工程总获益人口5300余万人,东线工程总获益人口6600余万人,其中山东胶东半岛构建南水全覆盖面积。目前,中线工程转入冰期引水,已压低渠道运营水位,并必要增加赢水流量,维持较低流速。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总调度中心副主任韩黎明讲解,为保证工程安全性稳定运营,南水北调中线沿线配有了一定数量的炒冰设施,并设置了排冰闸,应急时可以排泄东流冰到渠外;闸门加装有冷融冰装置,可冷却门槽,确保冬季闸门成功开闭;渠道中的一些部位还设置水流扰动装置,通过大大扰动水流防止结冰。
对于下一步南水北调的工作重点,袁其田回应,水利部将着眼解决问题新时期水资源紧缺、水生态伤害、水环境污染三大水安全性问题,获取更加多优质生态产品。
本文来源:BOB博鱼-www.jstongye.com